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对越反击战,43军4万人从河南到广西参战,伤亡了多少人?

更新时间:2025-05-17 11:30:2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前言

1978年年底,中越边境线附近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面对越军的挑衅,我们给予了最后的宽恕,可他们反而蹬鼻子上脸。

二十多年前面对不可一世的美军,解放军部队也从未退缩半步,越军他凭啥敢肆意叫嚣?

千钧一发之际,中央军委和武汉军区向43军下达指令。

该部赶在明年1月10日之前抵达广西扶绥、崇左地区集结,四万大军浩浩荡荡踏上了千里赴桂之路。

一场大战下来,43军伤亡如何?

1

其实43军不远数千里赴桂参战的部署,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长期以来43军受武汉军区管辖作为战略预备队,并且在1969年移防河南后,和第1军以及第54军互为掎角形成“品字形”部署,在保证中原铁路交通枢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当然要清楚43军当时肩上的重任,但作为四野的王牌部队,其核心部队甚至能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

战斗力顶尖的同时底蕴又十分深厚,在关键时刻43军确实要挺身而出扛起大梁。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该部队的前身——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长驱直入又是“三下江南”,又是“四保临江”。

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旗下的第17师以总预备队的身份承担起攻克锦州的重任,大战之中直取敌军要害之处,切断了廖耀湘兵团退路。

从这一角度出发,43军作为四野王牌的血脉延续,“攻坚猛虎”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来到河南后,43军一直保持着“全军机动”的状态,而在对越作战前夕,中央军委重要的战略考量之一便是“北兵南调”。

基于此,战士们接到命令后立刻整装待发,这一去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甚至接下来和战友的每一面,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面,奔赴广西之前寄往家乡的书信,或许也会成为遗书……

可战士们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畏惧,是啊!来犯之敌濒临边境,作为军人又怎能退让?

没有“大家”何来“小家”,众将士本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态度,踏上了转移之路。

2

就纸面实力而言,越军是远远比不上二十多年前在朝鲜半岛上的美军的,因此我们有必胜的信念。

况且毛主席也说过,要在战略上蔑视敌人,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但伟人最后一句话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虽然越军的总体实力较差,但也不能忽视边境线附近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越南背后苏联源源不断的支持。

43军自然清楚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当进攻禄平、谅山及高平的关键任务交付给全军将士后,指挥官们立马开始进行作战部署。

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胜利?前提就是要做好详细的规划,43军划分出两大作战方向——127师、128师负责的禄平-谅山方向以及129师担任的高平方向。

这远远不是兵分两路那样简单,禄平-谅山方向地形复杂。

山高林密,越军就是靠着公路两旁的高地严防死守,因此不能强攻,必须采用穿插迂回、多路攻击的战术来智取。

而高平方向和前者大相径庭,岩洞、石山遍布,而这可靠着强大的坦克部队实现快速穿插来寻找突破口。

果不其然,127师在支马-龙头一战中,确实领略到了越军的铁桶阵,公路两侧埋设大量地雷、竹签和陷阱,越军地下坑道工事连成一片。

密集防守带来的巨大麻烦绝对不容小觑,难不成“守山头、卡公路”的防御体系真成了无解之阵?非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或许能一击制胜!

首先379团一马当先,向支马一带发起猛攻,吸引了越军足够多的火力后,380、381团相继绕过大山,直达越军大后方,前后夹击可谓势在必得!

当然,阵地战也是绕不开的过程,炮兵部队必须起个好头,对越军阵地来个先发制人,才能为打头阵的379团提供最大的掩护。

最后一步也是一奇招——多路分片,爆破攻坚,偌大个部队拆分成多个作战小组,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让越军交叉火力的战术顿时丧失了用武之地。

而爆破攻坚小组的表现更是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在爆破筒、炸药包、火焰喷射器的加持下,越军引以为傲的“A字形工事”和地下坑道顿时土崩瓦解……

越军先前大放厥词称“打垮127师,活捉张万年”,甚至还印发了大量的传单,如今俨然沦为笑柄。

禄平-谅山方向传来捷报,高平方向的129师同样力拔山兮气盖世,尤其是386团靠矛山争夺战更是缔造了一大辉煌史诗。

9个山头组成的茅山,地势险峻,主峰已经达到了八百多米,且东西狭长易守难攻,越军199团1营2个排防守就足足构建了20多个火力点。

敌人强劲的同时,我们方才感受到129师胜利的来之不易,面对越军钢筋混凝土工事,一招“三路突袭”战术横空出世。

9连配备重型武器向东北发起猛攻,目标直指越军主峰手电,仅仅五分钟就拿下次峰濒临珠峰;

而7连则从东南方向爆破雷区开辟通路,迂回至主峰侧后切断越军退路;

师炮兵群为两支“突击手”提供了最大的保障,采取“10分钟火力急袭”让越军没法发挥火力点的优势。

3

43军不愧为王牌军队的称号,作为首批入桂部队,他们顶着极大的压力完成使命——成功牵制越军主力,让东线的进攻顿时拨开云雾见青天。

在反击作战中,43军不论是“掏心战术”还是“山地步坦协同”都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累计歼灭越军5,269人,在参战的9个陆军军中排名第5。

当这支部队的战术出现在解放军装甲兵教材中,或许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可战场上子弹不长眼,当初四万多热血儿女一往无前赴桂作战,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528位战士长眠于战场,1806位战士英勇负伤,还有五位战士下落不明。

鲜血和意志凝聚而成的烽火照耀了整片南疆的苍穹。

不论是多路穿插破敌阵还是侧后奇袭大显神通,不论是支马龙头传来的接连不断的炮火声,还是地堡三破震慑长空,43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功绩,值得我们铭记!

结语

“牺牲烈士英魂在,铁血军魂永传承。”

作为后辈,我们何以安享太平盛世,无非是革命先辈们一步一个脚印忍辱负重为我们闯出的一片天!

参考资料

1、战史今日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新闻网

2、对越自卫反击战 - 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对越反击战,43军4万人从河南到广西参战,伤亡了多少人?”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