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11 13:13:20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二十四节气。
每天分享一个小知识,今天分享二十四节气。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下面我来分享一下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的开始。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苏醒。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晴和明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乃"躲藏、终止",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夜晚逐渐变凉,空气中的水汽往往凝结成露水。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降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小寒:气候比较寒冷。
·大寒:最冷的时节。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商朝,是中国历法的独创,几千年来对中国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思思,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小知识可以投稿给我,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