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17 12:15:20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现在有点故障,我准备下高度……”中国机长刘传健向成都塔台指挥中心,汇报到一半,随即就听到砰的一声,飞机前挡风玻璃全部都没了,9800米高空,强大的压力差把副机长徐瑞辰的半个身子都喷出窗外,剧烈的颠摆让飞机上的119名乘客乱成一团。
2018年5月14日,晴空万里,刘传健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航班3U8633从重庆飞往拉萨,对于自己一直负责的航线,他信心十足,本次航班有119名乘客,9名乘务人员,共128人。
当顺利飞行了40分钟之后,飞机到达青藏高原上空的时候,突然,驾驶舱的前挡风玻璃发出了异常的声音,刘传健第一时间就去查看玻璃,发现是玻璃的里层出现了裂纹。
此时飞机下方是青藏高原的冰川,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左右,飞机无法安全降落。
意识到危险的刘传健,迅速做出反应将飞机从9800米的高空下降到7000米,预防过高的气压对飞机玻璃造成威胁,最大程度来保护乘客的安全,将危险降到最低。
同时他立刻向成都塔台汇报情况,申请返航,希望飞机能在成都落地。
话还没说完,刘传健就听见砰的一声,玻璃全碎了,飞机里面的压差,和飞机外面的压差,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一个很大的压差,极大的气流,让刘传健瞬间睁不开眼。
于此同时副驾驶徐瑞辰也被巨大的压差,形成的强大气流喷发出去,万幸的是有安全带的保护,只出去了半个身子,但是面临高空的高气压和高风速让他喘不过来气,再加上零下40度的气温,他的情况岌岌可危。
前挡风玻璃的破裂,导致飞机驾驶舱好多功能失效,左右侧窗加温故障,自动刹车系统失效,1、2、5号扰流板相继故障,等各种功能都在相继发出报警的声音。
此时机舱内的乘客,感受着不受控制的飞机,在快速向下俯冲的同时,还出现剧烈的摇摆,被吓得不知所措,乱作一团,乘务人员展现出他们的专业,安抚着每一位乘客,确定每一位乘客都戴上氧气面罩。
恐怖的是在19:07分到19:19分,飞机完全处于失压和缺氧的状态,跟塔台彻底失去了联系,即使这样刘传健并没有慌,仍然在努力的控制飞机的平衡。
成都塔台和其它机组不断的呼叫“8633收到请回答”然而迟迟收不到任何回应,这12分钟显得格外的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128条生命,加上刘传健军人的素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飞行经验,刘传健在非常严峻的状态下,没有失去冷静,氧气面罩他都顾不上带,全神贯注的在跟死神做斗争,一秒钟都不曾松懈。
他回忆说,在他感觉到要完全失去方向的时候,第二机长梁鹏突然出现,拿着随身携带的电子飞行包,给他提供了人工导航,并向成都塔台发送了信号。
成都塔台立即让成都上空的飞机做出紧急避让,即将起航的飞机也全部停止,清除全部障碍,预防与其它飞机发生碰撞,保证8633能够平安降落。
在看到成都双流机场跑道的那一刻,刘传健表示,我见到了希望,从死神边缘走回来了,即使我把飞机砸在跑道里面,肯定还有一部分人能够存活,不至于全军覆没。
从9800米的高空,到7000米,零下40度的低温、失压、缺氧、失衡、失去方向,再到4200米,3900米,2700米,飞机平稳,呼吸顺畅,温度适宜,平安降落,这场历时34分钟的惊悚时刻终于结束,刘传健以超强的意志力,和过硬的专业技巧,36个精准动作,做到了力挽狂澜,完成了史诗级的迫降。
这一刻飞机上所有人都在鼓掌欢呼,内心是激动的,刘传健眼含热泪,看着都还在的同事,说道“我们还活着”
从四川航空发布的信息了解到,此次事件中,除副机长徐瑞辰有出现皮肤摖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其它119名乘客均无明显受伤。
128条生命的背后是128个家庭,刘传健机长用过硬的飞行技术把128条生命从死亡边缘,平安带回,是值得后人赞扬的。
在面对生死一刻,没有忘记中国军人、和中国机长的职责,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值得后人赞扬。
刘传健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道,此次事件后,自己停飞了半年,他表示在那半年中他经常性失眠,一闭上眼当时的情况就会出现在眼前,身体上也出现了各种反应,全身疼痛,关节发痒,特别难受,调节了半年才又重新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