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和毒教材人物一样诡异,这些看了就不舒服的邮票,发行了22年

更新时间:2025-06-18 10:02:2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2022年5月,一组小学数学书插画被一位愤怒的家长发到了网上,因其过于诡异的表情和明显不当的画面,很快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之后又有网友爆出了不少儿童读物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画面,甚至还出现了将民族英雄岳飞画成小日子发型这样明显不怀好意的文化阴谋。

好在事件曝光后,教育部对其进行了全面彻查,同年8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7名失职失责人员的处理结果,并宣布已开始进行重绘工作。

其实除了毒教材,这种“眯眯眼”和“表情呆滞”的画风很早便出现在了邮票上,这些邮票在公布图稿之时就有集邮者指出画面存在问题,可耐于邮政从不听劝的性格和大众对邮票关注度的降低,很多毒邮票在发行后也没能引起关注,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今天泡椒雪梨就为大家展现一下2000年至今,邮政发行过的6枚画面诡异的“毒邮票”,看看这些邮票是不是和“毒教材”一个类型。

2000年1月29日-《春节》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首套,春节邮票本应是彰显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遗憾的是,这套邮票在公布图稿时就没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尤其是第二枚,在剪纸的风格上加入了夸张的大头娃娃形象,虽然单独拿出两种风格都是很好的年味素材,可偏偏这枚邮票的人物形象像极了纸扎中的纸人。

再加上红唇和腮红,就如同恐怖电影中的童男童女,哪还有一丝过年的味道。

2007年6月1日-《孔融让梨》

在儿童节发行的邮票,本意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采用的又是传统年画风格,可细看之下又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一枚“分果”中孔融的弟弟和第二枚“让梨”中的孔融,两个人物形象出现了不符合人体生物学的现象:头和身体近乎九十度的弯曲。

传统年画虽然多有夸张,但这种扭曲怎么看都透露着一丝诡异,甚至可以用惊悚恐怖来形容,对于面向六一儿童的邮票,不知道孩子们看了会有什么感觉。

2018年3月2日-《元宵节》

又是一套传统节日的邮票,如果说前两套的诡异还相对隐蔽,到了2018年的《元宵节》直接不装了,眯眯眼、宽眼距,人物形象可以说和毒教材的插画完全一致。

把所有人物抽离出来,无论是形象还是表情,都透露着一股呆滞,不知这样的人物形象怎么能代表元宵节里的中国人。

2022年6月1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

这套邮票一共五枚,其中两枚在发行时受到大家的激烈讨论,尤其是在孩子的刻画上,没能表现出少年的朝气蓬勃,其次第五枚“尊重劳动”里,男孩女孩的形象又是国外惯用歧视中国人的造型“眯眯眼”。

对比同一套邮票中的第三枚,简单的人物表情中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天真烂漫,即使是印刷技术还不成熟的1957年,也能从寥寥数笔和简单的颜色中看出画面的美,印刷是进步了,可设计和审核上,却似乎还不如六十八年前。

泡椒雪梨整理出的6枚“毒邮票”是从4套邮票中选出的单枚,按照题材来说,两套是为儿童发行的,两套是描绘中国传统节日的。

一个像教材一样受众群体是孩子,另一个是最能展现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外国人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文化题材,这些是巧合,还是特定时代下的特殊审美?

纵览四套邮票所在的发行年份,同样是描绘人物形象的邮票,四个年份中不乏英武挺拔符合大众审美的中国人形象,所以“毒邮票”集中出现在这两类题材上也绝不是偶然。

如今邮票在设计上越来越倾向于邀请社会上的“名家”设计师,如果盲目相信名家的声誉而淡化大众的感受,又有谁能监督防范这些“毒邮票”时不时的冒头?

不要再说普通大众欣赏不了名家的神作了,大如国师级的画家,他们当年所绘出的邮票作品,从发行到现在也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邮票,经典不会过时,过时的也绝不会是经典,如今大众的眼界开阔了,怎么会不如以前信息闭塞时的审美,如此暗度陈仓的发行“毒邮票”,还持续了这么多年,实属不该。

#邮票##集邮##收藏##毒教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和毒教材人物一样诡异,这些看了就不舒服的邮票,发行了22年”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