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诗词中的“梅雨”,不是古人喜欢忧和愁,而是真正“天公不作美”

更新时间:2025-06-19 14:55:2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梅雨”,古称“黄梅雨”,通常指的是梅子成熟时节的连绵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农历四五月(公历6-7月)梅子黄熟时节的连绵阴雨,因湿度大、持续时间长(可长达月余),形成"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独特景象。长期的“梅雨”,对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梅雨”季开始于夏初,因此,很容易给人们带来“春去夏来”的感觉。“黄梅雨”的意象,就从“梅雨”的这些特点中引申而来。

1.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白居易

“梅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连绵阴雨,而且雨量是时大时小。大的时候是“大雨磅礴”,小的时候是“阴雨绵绵”。大诗人白居易在九江里乘船旅行的时候,就遇上了暴风骤雨式的“梅雨”,他把这次“梅雨”经历记录在了《九江北岸遇风雨》中: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大诗人在九江上乘舟,经过黄梅县时,正值梅雨季,遇到了连日的大雨,这旅行的难度,就算是在今天也不易。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这是县名取得不好啊,果然船行在黄梅县附近,就遇到了黄梅雨,可怜我是身在巨大的白头风浪中的白头翁啊!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人生在世,稳稳当当的大路应该是无限的;但我因何事,却抛身在这巨大的风浪中呢?

诗人遭受贬谪与政治倾轧,本来心情就不好。而天公更加不作美,遇到“梅雨”和旅行中的大风大浪,那忧郁的心情可想而知。

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梅雨”期间,虽然是长时间的阴雨绵绵。但如果是有闲阶级又身处家中,那就悠闲得多。宋代诗人赵师秀的这首《约客》,反映的就是“梅雨”期,人们之间的活动,是一种淡泊的心态: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笼罩着一层烟雨;而户外的池塘,青草疯长,到处是一片蛙声。

一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透露的是一种悠闲淡泊的生活状态,所谓的“家家雨”,其实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但诗人是有闲阶级,无需生产。反而是“处处蛙”声,代表了一种活跃气氛,象征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纵然是“梅雨”期,依然不太影响诗人的生活,依然能约客聚会。当朋友未来时,诗人稍稍有些无聊,也不过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罢了,诗人还是一片悠然的。

3.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

这首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清平乐·夏日游湖》,敏锐的抓住了“梅雨”期,忽晴忽雨的特点。这个特点,很像热恋中男女的感情,忽近忽远,阴晴不定。这种忽然其来的“黄梅细雨”,非但没有给热恋中的男女带来麻烦,反而成为了他们感情升温的一种契机: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倒在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这恼人的烟雨啊,这撩人的雨露啊,为什么不能把我留在那个时光呢?哪怕是片刻也好啊!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当时,我们手牵着手,一起走在开满了荷花的湖边。忽然,一霎那间,下起了黄梅细雨,我们相拥着,找地方躲雨。

这里写“藕花”,而不是荷花,当然是那个“藕”,映射了这个“偶”。看着“藕花”,虽然手牵着手,但我们都希望感情进一步升温。这时候,突然就来了一场“黄梅细雨”,让我们相拥躲雨去了。

怎么“躲雨”的?“娇痴不怕人猜,和衣倒在人怀”,我这时候只有娇痴,也不怕旁人妄加猜测了,着衣就倒在了他的怀里。

4.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秦觏

诗词中,人们还是常用“花信风”来暗示“春去夏来”。比如,“荼蘼”和“楝花”,但这两种花儿,人们多少还能抓住一点“春”的尾巴。而一旦到了“梅雨季”,那真的是夏已深了,春已远去了。这首宋代词人秦觏的《黄金缕》,就是用“梅雨”来象征“春归”,甚至是“情殇”: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

唱彻黄金缕。

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主角是一位歌女,“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表面洒脱,实为对生命流逝的无力掌控。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今年本来也应该是一个普通的春天,但因为遇到了他,就使得这个春天太短暂了。燕子衔泥,衔着衔着,春天就归去了;而现在,却透过纱窗,是一阵又一阵的黄梅雨。

“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梦断彩云”,引申自“巫山云雨”的典故。而“南浦”,则是男女送行的地方。大诗人屈原在《九歌·河伯》中写到,"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就像是楚怀王“巫山云雨”一梦醒来后,我们经历了这个春天,就像梦一场,再也找不到一点痕迹;在这个夜凉明月的“梅雨季”,我们分手了。

5. 试问閒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宋代词人贺铸,人称“贺梅子”,准确来说,应该称为“贺梅雨”更为恰当。这首《青玉案·横塘路》,一句,“试问閒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为其赢得了“贺梅子”的称号:

淩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绮窗朱户。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閒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淩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淩波”,化用曹植《洛神赋》“淩波微步,罗袜生尘”,将所思慕的女子比作洛神,可望而不可即。“横塘路”,在苏州西南,贺铸曾居于此。“芳尘”,承“淩波”而来,暗喻美人远去,徒留词人凝望。

“锦瑟年华谁与度”,“锦瑟年华”,借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暗指青春虚度、知音难觅。

“试问閒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想问问,我的忧愁是多少?答案是,就像河上烟雨笼罩的青草一样多,就像满城被风吹动的柳叶一样多,就像梅子黄时的梅雨一样多。

在史上所有“问愁”的诗词中,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名气最大。但这句,“试问閒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胜在排比,气势呼啸而来。

6. 黄梅时节家家雨,梅子黄时日日晴,缪珠荪

这首清代词人缪珠荪的《瑞鹧鸪·夏窗戏拍》,将“梅雨”期天气的特点,引申到人生的起起伏伏,乍暗乍明,非常恰当。所谓“梅雨”期天气的特点,就是一会晴,一会雨,或晴或晴,让人看不清:

天时人事两难衡。覆雨翻云孰定评。

醉岂堪醒彭泽意,醒原如醉离骚情。

黄梅时节家家雨,梅子黄时日日晴。

至竟是晴还是雨,熟梅天气不分明。

黄梅时节家家雨

“天时人事两难衡。覆雨翻云孰定评”,“梅雨”期的天气,其实和人生在世,都是一样难以权衡的。天气的覆雨翻云,人生的覆雨翻云,谁又能够评判呢?

“醉岂堪醒彭泽意,醒原如醉离骚情”,有时候,你大醉了,却比醒时更加清醒,想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彭泽县令而归隐;但你醒来的时候,却比醉的时候更加迷糊,想像屈原那样,跟世俗做斗争。

“黄梅时节家家雨,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就像“梅雨”时节,时而家家户户笼罩着烟雨,时而日日都有天晴的时候。

“至竟是晴还是雨,熟梅天气不分明”,那么,究竟是天晴还是下雨,青梅成熟的时节,天气真的不是那么分明。

人生也无外乎如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诗词中的“梅雨”,不是古人喜欢忧和愁,而是真正“天公不作美””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