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20 10:57:08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对于长江三峡,大部分人了解最多的,大概也就是三峡大坝了。至于三峡究竟是哪三峡?估计没多少人熟知。
今天,咱们就从地理和历史的双重角度,对长江三峡进行简要剖析。看看这个传说中远近闻名的三峡,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
何谓长江三峡?简单来讲,三峡指的就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三峡就像长江干流的三个关口一样,对长江的奔腾起到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三座峡口皆处于长江中游地段,全长193公里,覆盖的流域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三峡的存在,长江才显得如此波澜壮阔。
接下来咱们就对这三个峡口一一进行分析,看看长江三峡究竟有多凶险?
号称“夔门”的瞿塘峡首先就是瞿塘峡。该峡口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长度只有10公里。它作为长江通关东流的第一道门,可谓是极其狭窄。
在历史上,瞿塘峡也有着“夔门”的称呼。夔门四周高山林立,层峦叠嶂,两侧高地分别被称为白盐山和赤甲山。
根据人们的测算,该地段崖高可达500米,河宽200多米,河水流量更是达到了每年5万立方米,可谓是湍急不堪。
这种湍急的状态,一直流到大溪乡,这才平缓下来,江面也随之开阔。
在瞿塘峡流域附近,存在一座历史古迹,奉节白帝城。
据记载,西汉末年,公孙述曾带兵来到蜀地。他见到瞿塘峡的时候,立马喜不自禁。因为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利用这个优势,公孙述在此建立了子阳城,并自立为帝。
据说当时子阳城中有一深井,常年冒白气,宛如一条白龙。公孙述便借此机会,自称白帝,并将子阳城改名为白帝城。这就是白帝城的由来。
从以上典故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这块地方的防御,确实是固若金汤,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奇效果。
最秀美的巫峡瞿塘峡过去,就是巫峡了。巫峡西起大宁河口,东至官渡口,横跨湖北重庆两大地界。它全长一共45公里,是三峡中最秀美、最完整的一峡谷。
在这里,长江干流连续穿山而过,就仿佛一列高铁一样。如果有机会泛舟江上,穿行巫峡,你会发现附近还存在一个巫山神女景区。
景区中最为亮眼的一个地方,就是神女峰。神女峰号称巫山十二峰之首,其巍峨之姿态,让其他山峦相形见拙。
在神女峰的另一头,还有一条神女溪。这条溪流长约15公里,跟神女峰隔江相望。相传神女峰上的神女瑶姬,就常常跑到神女溪中沐浴嬉戏。
夏朝以前,巫山神女瑶姬还一度帮助大禹治水,解决了困扰炎黄子孙多年的水患问题。
因为这个缘故,神女峰和神女溪也成为了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爱情图腾,让无数才子佳人为其吟诗诵歌。
最凶险的西陵峡巫峡再过去,就是西陵峡了。西陵峡也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它西起湖北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120公里。
说起这个秭归,也很有历史意义。它曾是屈原的故乡和王昭君的故里,承载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古韵。
作为三峡中的“大哥大”,西陵峡最大的特色,就是“险”。
根据相关人士的考察,西陵峡险滩遍布,怪石嶙峋,泡漩翻滚。整个西陵峡,大峡套小峡,小峡有微峡,层出不穷。
而且西陵峡的江底下,都是狂浪冲刷下来的礁石,流域十分凶险。像古代的那种小船,几乎都很难通过。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巨浪打翻,或者触礁而沉。
在西陵峡中,又以青滩和崆岭滩最为凶险。
按照古人的说法,青滩由危崖崩塌组成,而崆岭滩则有着“鬼门关”之称。从这些名号中也可以看出,要想从此过,没有九条命是不可能。
汹涌江水为我所用当然了,西陵峡凶险归凶险,但如今它也算是遇到对手了。而这个对手,就是名震江湖的峡大坝。三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的三斗坪镇,它于2008年完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西陵峡碰到三峡大坝以后,立马就收敛了凶猛的气势,并将这股凶猛转化成了源源不断的电能。
据测算,西陵峡的最大流速,可达每秒7-8米,水能蕴藏极其丰富。三峡大坝刚好利用这个优势,来施展能源发电。
如今三峡大坝的年均发电量,已达882亿千瓦时。在2020年的时候,三峡大坝的发电量,更是达到了1118亿千瓦时,创造了世界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最高纪录。
截至到2022年8月底,三峡大坝的累计发电量,已经达到了1563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4.8亿吨的煤炭消耗,并减排二氧化碳12.5亿吨。
不得不说,三峡大坝作为一个“人定胜天”的有力代表,成绩确实挺傲然的。假如没有三峡大坝的话,那西陵峡那些汹涌的波涛能量,也就白白浪费了。
助力黄金水道除了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以外,三峡大坝在水利运输方面,也是作用匪浅。
按照相关人员的统计,长江干流的年航运量,占到了全国内河总运量的80%。换句话说,长江就是我国水运交通的黄金水道。
只不过,这处黄金水道的航运环境极其复杂,航运条件也很恶劣。仅三峡水库这一带,就有超过130多处的险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翻船事故。
面对这种情况,三峡工程的施工人员,直接修建了双线五级船闸,以及垂直升船机。有了这两大神器助力以后,三峡就可以通行万吨级货船了。
这些航行在长江上的船舶,不仅能顺流而下,还能逆流而上,从下游直达重庆,可谓是“逆水行舟“的典型代表。
据相关人士估算,自从有了三峡工程以后,它所替代的陆路运输,新增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达57亿元。
防旱防涝小能手当然了,作为一款大国工程级的建筑,三峡工程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防旱防涝。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控制着长江55%以上的流域面积。像湖北荆江水系的洪水,三峡工程就控制了95%以上。
有了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将近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田地,都受到了有效保护。
可见,长江三峡的这项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建成,本身就代表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不惧艰险的奋斗姿态。
兵家必争之地值得一提的是,三峡作为长江的重要节点,它在古时候还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在东汉末年,长江三峡的宜昌一带,就发生了吴蜀夷陵之战。
那时候的吴国,依靠天险,成功打赢了一场防御战。而夷陵之战也和官渡战役、赤壁战役一起,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可见,早在两千年前,这里就已经被人运筹帷幄起来了。
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时候,伴随着前方人员和设备的大规模内迁。而长江三峡,就成为了大后方用来发展的中心地区和战略要道。
可以说,如果没有长江三峡的天险地段,抗日战争可能还会艰难好几倍。
总之,长江三峡成也“险”,败也“险”。正是因为这个“险”字,长江三峡才成为了无数能人英杰眼中的香饽饽。
古时候的网红打卡点当然了,抛开“险”字不谈,长江三峡作为长江中游的核心地段,也孕育了多彩多姿的历史文化。
比如三峡的当地人,就自称巫山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巫文化,三峡航运文化,以及诗词歌赋等。
据记载,历朝历代歌颂三峡的诗词,已经超过4000多首。其中不乏秦赋楚辞,汉代的巴地民歌,以及魏晋乐府诗等。
尤其是唐宋年间,无数文人墨客云集三峡,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吟诗潮流。比如李白,就写了22首有关三峡的诗,堪称“三峡文旅宣传第一人”。
正是由于这么多名人的推崇,以至于三峡早在古时候,就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点。
在文化细节方面,三峡的巫文化也是种类繁多。像流行于此的巫教,就留存着各种巫术、祭祀和避邪法则。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巫风、巫俗和禁忌。
此外,像巫戏、巫书、巫画、巫医、巫诗、巫歌巫舞等,应有尽有,堪比一个巨大的IP体系,就类似于《山海经》一样。
可见,在文化创作和传承这方面,巫山人确实做的眼花缭乱,引人入胜。
骇人的丰都鬼城有意思的是,在三峡深处,还存在一个耸人听闻的文化古迹,号称丰都鬼城。
该鬼城占地面积0.45平方公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里面不仅有鬼门关、奈何桥、黄泉路、十八层地狱等古迹,还有30多座古刹庙宇。
古人为了仿造阳间的司法体系,甚至还在当地塑造了1600多座鬼神形象。由于这块地方在夜晚过于阴森,因此丰都鬼城还有着“阴曹地府”和“鬼国京都”之称。
不得不说,古人的创造力,确实不同凡响。随便弄一个神秘禁地出来,都能把现代人唬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了,甭管是丰都鬼城,还是巫山文化,都承载着三峡几千年来的人文历史底蕴。咱们唯有对其好生保护,才能让子孙后代继续瞻仰古人的风采。
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哪一个不是“绝版宝藏”?
百度百科
重庆文旅快讯【巫山的“诗和远方” 在哪里?这就是答案】
小才汇闻【险峻的长江三峡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