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衣锦还乡:西楚霸王与吴越钱王的深情眷顾

更新时间:2025-07-10 10:12:3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最近,微博视频上“00后扮成锦衣卫迎接大家返乡”的新闻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人猜测,这么做是为了驱散寒冷天气带来的寒意。所以硬生生套用了“衣锦还乡”这个成语梗,专门安排锦衣卫去热烈欢迎家乡的父老乡亲。

00后装扮成锦衣卫迎接老乡的奇幻场景

不过,“衣锦还乡”并非首次和锦衣卫关联起来。早在几年前,就有一部名为《锦衣夜行》的小说和电视剧进入大众视线。由此可见,在很多受众心中,只要文字看着相似,就认为一定存在文化基因的传承。而背后是否真有关联,不该由那些高度依赖短视频的人去探究。

《锦衣夜行》这部电视剧的宣传海报

实际上,不管是“衣锦还乡”还是“衣锦夜行”,其背后的典故都和明朝的锦衣卫没有关联。依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作为楚人复国主义者的项羽,看到与自己有深仇大恨的大秦宫室被烈火焚烧。由于自我感觉十分满意,便马上产生了对故乡的想法:富贵之后不回故乡,就如同穿着锦绣衣裳在夜间行走,谁能知道呢!

很明显,对于成功报了大仇的西楚霸王而言,取得这般成就却不返回故乡彰显荣耀,就跟身着华服却偏选在夜间出行没什么两样。之后所说的“衣锦夜行”和“衣锦还乡”,都出自这个典故。

身为残暴秦朝的覆灭者,项羽拥有充足的资格荣归故里。

哪怕在项羽兵败离世之后,衣锦还乡这一说法仍被反复提及。不论身份、职业如何不同,这些人都怀揣着一颗对故乡炽热的热爱之心。像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镠,便是声名远扬的典型代表。

据《吴越备史》所述,后梁开平四年冬季,钱镠身为镇东、镇海、淮南三镇节度使。而后,他颇为风光地返回杭州故乡,又自认为所建功勋足以使家族荣耀,便随性创作了一首《还乡歌》:

荣归故里时已身挂华服,碧空晴朗沐浴着温暖阳光。

功臣道旁啊旗帜林立,父老乡亲啊远道相随。

故乡亲友啊相聚时刻少,今日摆宴啊杯盏频飞舞。

斗牛不见灾星啊百姓不受欺,吴越归一之王啊乘驷马荣归。

直至如今,钱镠仍是杭州历史长河里最为知名的历史人物。

事情还未结束,钱镠随后向中原朝廷上书,顺利使自己的家乡被赐予“衣锦军”之名。遗憾的是,这种好状况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其后人主动将土地献给宋朝,这座往昔的王城被后来者重新命名,变成了令人感慨万千的“顺化军”。待到赵家皇帝因靖康之耻而带领臣民南迁,又把顺化军改名为临安。虽然其政治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但不管怎样都透着几分憋屈,全然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座南宋时期的陪都,并未因王朝的覆灭而遭受破坏。与之相反,它在蒙元的统治下持续保持着鼎盛的繁荣,在外邦人眼中,是一座能与汗八里帝都和刺桐港相媲美的一流城市。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独占鳌头,其风头远超宁波、苏州和南京等更为古老的中心城市。每一位外出远行的游子,都满怀十足的信心盼望着自己的每一次归乡。

杭州衣锦城遗址

钱王墓前的衣锦井

诚然,伴随蒙古帝国瓦解,杭州的长久兴盛便难以维系。作为元朝掌控江南的要地,整座城市迅速陷入朱元璋、张士诚和方国珍势力的包围。待到明朝夺得天下,又因贸易封锁举措而走向衰败。只有远在大陆另一端的欧洲人,能够借助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和伊本 - 白图泰的游记,激起哥伦布等探险家的强烈欲望。

在公元15世纪早期,燕王朱棣凭借靖难之役的获胜篡夺了皇位。因为建文帝的势力根基主要在江南地区,新朝廷便逐渐对吴越、楚地征收带有报复性质的高额赋税,甚至焚毁了部分当地的文献记录。这使得如今的人一提到衣锦还乡,很难再联想到往昔意气风发的项王、钱王。反而立刻想到文字顺序恰好相反的“锦衣卫”,这足以让长眠地下的先贤们气得大骂后人数典忘祖。

当杭州走向衰落之时,反倒被远在欧洲的人们铭记于心。

然而,人类天生具备自我阐释的能力,常常会牵强附会,找出一些勉强能关联起来的依据。所以,依据靖康之耻以及多次衣冠南渡的历史记忆,人们产生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并替换的遐想。到了简单直接的网络时代,这种遐想演变成了“杭州是一座河南城市”这类怪异的说法。

只是不清楚在宋金两国皆已化为尘土的如今,自认为流淌着正统血脉的“南方小土豆”们,是否仍旧乐意北上,于锦衣卫的列队迎接中返回故土……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衣锦还乡:西楚霸王与吴越钱王的深情眷顾”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