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10:33:4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第一阶段:劳改工具
历史上,第一份正式记载跑步机的文件,应该是英国1822年版的《拘留所、惩教中心及监狱管理办法》。这份文件指出,跑步机便于更好地管理囚犯,并让他们度过积极充实的一天。跑步机的发明者、英国工程师威廉·库比特(William Cubitt)则认为,让囚犯们在跑步机上劳作,不仅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改过自新,还能顺便让Wikipedia by Henry Mayhew)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似乎挺有益健康,但在当时的囚犯眼中,这个滚筒跑步机无异于可怕的刑具。根据资料,囚犯们每天在跑步机上的爬升距离有1524~4267米之多,相当于爬了一座泰山(1524米)或一半的珠穆朗玛峰(8848米)。很多囚犯本身就营养不良,再加上日复一日超负荷的运动,坚持不了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但纵使一些囚犯身体壮如牛,也很难抵挡住跑步机的另一大威力:枯燥和无聊。在《跑步机的历史》一书中,身为纽约狱警的作者詹姆斯·哈迪(James Hardie)都忍不住写道:“让跑步机臭名昭著的不是中世纪的那种酷刑,而是无聊。单调和恒定不变构成了它的恐怖第二阶段:救命帮手
如果说跑步机诞生于欧洲,那么它的重生则发生在美国。而且这一次,它不再是折磨囚犯的工具,反而成了拯救生命的好帮手。进入20世纪后,吸烟率的上升、加工食品的盛行,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久坐生活方式,使心脏类疾病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威胁。到了60年代,每10名美国人中,就有4个死于和心脏有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提前发现心脏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成为当务之急,但这个过程需要患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脏病学家,他对监狱用的跑步机做了一番改造,还加上了一个可调节的电动马达,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测试时,医生先为站在跑步机上的患者佩戴心电图机电极,然后通过调节跑步机的速度和坡度,控制患者的心率变化。1963年,罗伯特发表论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跑步机排查心脏病、心绞痛、室壁瘤等疾病的方法第三阶段:不断升级
时至今日房,跑步机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更是科技进步的一个独特载体。更重要的是,当下一次再在跑步机上深感绝望时,不妨想一想那些日行千里的初代用户。“嗯,现在这样也挺好的!”参考资料:
[1]https://www.nytimes.com/wirecutter/blog/history-of-the-treadmill/
[2]https://spinoff.nasa.gov/Space_Tech_Gives_Treadmill_Users_Boost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30Z-aH8M&list=WL&index=72
[4]https://daily.jstor.org/treadmills-were-meant-to-be-atonement-machines/
将“把科学带回家”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条有趣科学推文!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