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17 13:36:57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新莽·大泉五十)
常有朋友会跟我分享一些最近的高价成交,
自认“见多识广”的我总能找到些合理性的解释(hu shuo ba dao),
比如1.5万的咸丰当百,人家或是当作了早期精铸;比如500的皇宋通宝,人家或是当作了修穿小母;比如3500的宣德通宝,人家或是当作了初铸大样...
但还是有一些,实在是无法解释,
比如有人给我截图,
3000多的大泉五十,2000多的康熙东,1000多的天汉元宝,6000多的大定通宝...
钱币是看了又看,在我的认知里,实在看不出是什么高端版式,也算不上什么超级品相,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遇到了些人,遇到了些事...
(金·大定通宝背)
1
在品一公众号的消息栏或品一微店的聊天页面,经常有人发钱币来求鉴定,
其实很多都是常见的钱币,
康熙,乾隆,铜板者多,宋钱,开元,五铢偶有,
本来回复个真伪价格也不是难事。
但却偏偏有较真的,
比如有人发来一枚治平元宝篆书,
我说这是北宋的,最多十来块,
这人直接怼了我一句“北宋的,才十来块?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个例,
你给他的开元通宝说个20块,他会说有人出3000都没卖。你给他的破崇祯估个50,他反骂明代的钱币你50就想收,怪不得无奸不商。
这样的事情,气气也就过去了,大不了以后一概不回复算了。
今天重提,是因为我突然想明白了,
常见的开元钱他们都觉得值3000,花3000买个大泉五十,当然更值!
(唐·开元通宝)
2
其实有很多玩钱币的人,见到的钱币很有限。
那些没见过的钱,既觉得新鲜,又对行情没有概念,那岂不是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样的事情,我还真见过不少。
家里有人从事建筑行业,我也认识几个做工程的老板,买银元,也买古币。
认识我之后,他们也把自己投资的古币拿给我看,
印象中一个老板的收藏价目表是这样的,
宽永水波纹600一个,乾元折十水坑1000一个,大观折十5000一个...
要知道,这还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价格。
这些做工程的老板,你宋屌给他开500一个他也要。即便是建筑行业不景气的现在,你让他们拿几千几万买个钱币,只要他没见过的,感兴趣也只是洒洒水。
你问花3000买大泉五十的人是怎么想的,
如果身价千万过亿,你觉得他还用想吗?
(明)
3
还有人花天价买普通钱,有他专业的理由,
曾经有位花一千多买新莽布泉的朋友反问我,92分的布泉,你见过?
我还真见过。
很多人并不知道,有些钱币的工艺本就精美,你以为的极美品,只是它们的常规水平。
我前面关于康熙东的文章下面,看到过一条有趣的留言,说想找个丑的康熙东,比找个精美的康熙东难多了!
这话虽有夸张,但是康熙东的整体工艺和美品率,确实在康熙众多局中首屈一指,找个极品康熙东,难度很低。
如这康熙东,玩新莽的都知道新莽是什么“产品线”。即便是现在极美品天价的时代,如果留心一线、闲鱼、贴吧这些平价渠道,92分裸币级别的新莽,仍然不难遇到。
大泉五十,大定通宝,大观折十,这些也都是“找个丑的都难”的代表,
愿意花几千去买大泉五十的人,如果不是有什么别的操作,那只能说明,真没见过。
(北周布泉与新莽布泉)
4
没见过的钱,当然觉得新鲜。
他们会下意识的觉得,没见过的品种,当然值钱,没见过的品相,当然少见。
说到底,他们还是不了解钱币,
不知道钱币有着哪些品种,也不知道每一个的品种的数量多寡,工艺水平,价值高低。
而这些,才是当下新人玩钱币的核心问题。
我最早玩钱币时,也会买天价的钱币,觉得宋钱少见,花20买个熙宁,觉得货泉好看,花30买个直边,而这些钱币直到现在,也值不回本金。
知道这些钱币常见,也是在多年了解,交流,实战,经历之后,才有的收获。
花天价买普通,其实并没有什么丢人的,
这是每一个玩家必然的经历。
只是买到后是沾沾自喜,天花乱坠,还是学会吃堑长智,经验累积,
却是在人而不在钱币。
当我们的认知打开,你会发现,花同样的钱,3000的大泉当千也是极品,2000的康熙大福绝对到位,6000多别说大定,买天定都有富余...
是不是快乐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