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盖世英雄杨再兴“强不强”之谜:26人中17人能胜他!他强在哪?

更新时间:2025-08-03 10:42:21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说岳全传》中,能征善战的猛将,层出不穷!前有岳飞枪挑小梁王,中有白马银枪高思继的后人高宠连挑十二辆“铁华车”!再有“银锤将”岳云闪亮登场、“双枪无敌”的陆文龙一天之内连战多员宋将,此外还有大义灭亲的曹宁、金国第一猛将山狮驼等等。尤其不得不提的是“双戟无敌”的杨继周——更是直接接棒高宠这个前传的第一高手,成为《说岳》后传中的战力巅峰!

但在这群星璀璨的将星谱中,杨再兴的光芒却始终耀眼夺目——他或许不是本事最高、最完美的武将,但绝对是最具血性、胆气最豪的“盖世英雄”!

“铁马冰河踏金营,银枪如雪照寒星。小商河畔忠魂烈,万箭穿身骨亦铮!”

这首诗所颂的,不是别人,正是《说岳全传》中单骑踹金营、血战小商河的绝世猛将——杨再兴!

在岳家军大破朱仙镇之战的七大先锋里,杨再兴是头路先锋,因为在之前的大破五方阵之战中,第一个完成任务回来交令的正是他。

他枪法不俗,冲锋之悍、斩将之众更是无人能及!那么,为何在很多人所写的《说岳全传》前十高手中,他总是榜上无名呢?

他到底强不强?今天,我们就来解一下这个“谜”!

看看杨再兴是如何凭借其不凡之本事、单骑破阵之勇猛和枪下亡魂之稠密,成就“盖世英雄”威名的?看看他到底强在哪?还有,为何有“26人中17人能胜他”之说?

将门虎裔:枪法不俗的杨家将后人

杨再兴,北宋名将杨业的后代,杨景(即杨六郎)的玄孙。因此,他也是杨家将的后人。#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有人问:“何以见得?”

《说岳全传》书中有明确的交待:

其一、《说岳全传》第十回——“大相国寺闲听评话”部分有交代,那说书人讲的是“北宋金枪倒马传”的故事,讲的正是杨业父子九人闯幽州救驾的故事,杨再兴听完后很开心,给了说书人两锭银子。

罗延庆很奇怪,问:“哥哥,别人都给一文、两文,你何故给这么多?”

杨再兴说:“你没听出来吗?这说书人讲的是我祖宗的故事,我祖宗们个个勇武过人,一个个‘百万军中没有敌手’,别说给两锭,就是给再多,也是值得的。”

杨再兴说杨业父子是他祖宗,那他自然是杨业的后代了。

其二、《说岳全传》第四十八回——在“杨景梦传杀手锏”部分,杨景(经常看评书的人都知道,杨景即杨六郎也)曾对岳飞说过这样的话:

“我乃杨景是也!因我玄孙再兴在此落草,特来奉托元帅,恳乞收在部下立功,得以扬名显亲,不胜感激!”

从杨景的话中可知,杨再兴是杨六郎的玄孙。所以,他是杨业的后代无疑——至少,在《说岳全传》中是如此的。

因此,杨再兴的枪法肯定是很不错的,因为杨家将就是以枪法闻名的,当年杨令公与八个儿子九人,一把金刀八杆枪杀得辽军闻风丧胆,杨家枪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而杨再兴作为杨家将的嫡系传人,其武学成就,自然深得杨家枪的精髓。

又有人问:“那么他当初为何与罗延庆联手,仍被岳飞以一招‘败枪’震退呢?”

那应该是当时的他年轻气盛、学艺不精,与《火山王杨衮》中的少年杨衮一样,还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杨衮就是在挑战李存孝惨败之后,二次学艺,又经过与王彦章、耶律德光这些超一流高人的交手,才成长为后来的一代武学宗师的。

这不,杨再兴后来与岳飞再次交手之时,早已不是当初一招就能分出胜负的差距了。

其实岳飞当初在小校场,虽然只用一招“败枪”便打败了杨再兴与罗延庆的联手,但白袍银枪的杨再兴还是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杨再兴回过头对他说——“我乃山后杨再兴!”这句话。因为岳飞最敬重的就是忠义之辈,对精忠报国的杨家将更是心怀敬仰。所以,他得知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心中自然多了几分敬重和亲近之意。

再说令岳飞震撼的还有杨再兴的气度。当他以“败枪”绝技逼退他(指杨再兴)与罗延庆时,这少年竟不恼不怒,反而还坦然道:“今科状元必是此人,我们去罢。”

杨再兴那双如炬的虎目中,既有武者的傲骨,又有对强者的敬重。

这一幕深深烙在了岳飞心底,以至多年后率军征剿九龙山前,他面对出来请战的众将,说了这样的话:“本帅今天要亲自出战,不是我要立功,而是杨再兴实乃虎将,本帅亲征,只为收此英雄来做个臂膀,相助国家!”

岳飞或许也没想到,凭借他如此高超的本事,收服杨再兴竟然会成为一件难事!他两人打了好几天,也没能分出胜负,打得岳飞直发愁——书中是这样说的:

“岳爷打了岳云,又战不下杨再兴,心中闷闷不乐”。

却说众将见岳飞元帅如此一说,皆默然退下,心中却暗自称奇:能让岳元帅亲自出马的对手,究竟是何等人物?​​

杨再兴大战岳飞:连战数天,难分胜负

再说岳飞安排好一切之后,披挂上马,手握沥泉宝枪,胯骑陇南宝马,后面还跟着要看看杨再兴究竟有何本事的三军将士,浩浩荡荡直奔九龙山而去。

一路无话,直接说他们抵达九龙山下之后的事。他们抬头观望,只见九龙山山势险峻,寨门高耸,旌旗猎猎,其中一面“杨”字大旗,迎风招展,分外醒目。

众人还在观望,忽然,寨门大开,一员白袍大将飞马而出——正是杨再兴!只见他:

“头戴凤翅银盔,身穿鱼鳞细甲。手执滚金枪,腰悬竹节钢。衬一件白战袍,跨一匹银鬃马。面白唇红,微须三绺;腰圆膀阔,头大声洪。真个是:英雄盖世无双将,百万军中第一人!”

岳飞见了不由心中暗赞:“不愧是将门虎子,在山上落草还能保持如此气概!”于是,拍马迎了上去,抱拳道:“杨将军,别来可好?”

杨再兴见来人长得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以为对方会一上来就要与自己交手,不曾想对方竟然对自己说起了客套话,不由一愣:“什么,难道我们之前见过面?”

岳飞将当年小校场之事简单一说,杨再兴这才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当年在小校场一招打败自己的岳飞。他手中金枪一横,朗声笑道:“我说为何如此面善,原来你就是枪挑小梁王的岳元帅!”

“正是岳某,我今日前来并无他意,实为请将军共襄义举也。如今金兵肆虐,百姓流离,将军乃将门之后,何不与我等共抗外侮,以全忠义之名?"

杨再兴听罢朗声大笑,银枪直指苍穹:“元帅此言差矣,非我杨再兴不明事理,而是朝廷昏庸,亲奸佞远贤臣,以致民不聊生、外族入侵。”

“若有中兴之主,我自会投奔。可当今天子,只图偏安一隅,全无大志,岂是明君所为。再有,元帅可知我这九龙山上三千弟兄,都是被贪官污吏逼得走投无路的忠良之后?”

杨再兴话音未落,山间忽响起震天吼声,无数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汉子从寨墙后走了出来。

岳飞环顾四周,只见这些汉子虽面有菜色,却个个挺直脊梁,手中兵器寒光凛冽。他心中一震,想起自己曾经亲眼所见官吏盘剥百姓的惨状,不由长叹一声:“将军所言极是,岳某岂不知民间疾苦?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身为人臣,就当尽忠。你祖上天波府杨家,世代忠良,难道你甘心一辈子当山大王,不怕辱没杨门家风吗?”

“哈哈……”

岳飞话音未落,杨再兴突然仰天大笑,笑声震得松枝上的积雪簌簌坠落。他猛地将长枪插进黄土:“怕?我何怕之有?男儿大丈夫,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何惧遗臭万年?”

岳飞还想再劝,杨再兴已经不耐烦了,他拔出插在地上的金枪,大声道:“岳元帅,你也别废话了,我们还是手下见高低吧,让我看看你的枪法精进到什么地步了?看招!”

杨再兴说着,手中金枪已化作一道闪电直刺岳飞面门。

岳飞侧身避过,枪尖擦着铠甲划过,溅起一串火星。他心中暗惊:这杨再兴的枪法比当年凌厉太多了!

“好枪法!”

岳飞大喝一声,手中沥泉枪如蛟龙出海,与金枪在空中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交鸣声。

两人两杆长枪你来我往,转眼间已过三十余招,看得山上众人眼花缭乱。

忽然,杨再兴枪势一变,使出了杨家枪法中的绝技“回马枪”。

幸好岳飞早有防备,一个鹞子翻身躲过致命一击,反手一枪挑向杨再兴的手腕。

杨再兴急忙变招,两杆枪再次碰在一起。

两人一个如猛虎下山,一个似蛟龙出海,战至酣处,竟将方圆数丈内的积雪尽数震飞。

岳飞越战越心惊:这杨再兴比起当初,不仅枪法更加精妙,力气也是大了十倍不止,一招一式间竟隐隐有风雷之势。他心知今日若想取胜,非得使出全力不可,于是,深吸一口气,将沥泉枪舞得密不透风。枪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银弧,正是他从师父周侗好友志明和尚给他的兵书中学来的高明枪法。

杨再兴见状不惊反喜,大喝一声:“来得好!”手中滚金枪陡然加速,竟在身前织出一片金色的光幕。

两杆神兵相击之声如暴雨打芭蕉,震得观战众人耳膜生疼。

观战的众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元帅如此看重此人,他这些招式若是换了自己,怕是连三枪都接不住!

两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出招之快非比寻常,很快,便战到了一百个回合。此时,杨再兴突然变招。

他佯装力竭,枪势稍缓,待岳飞一枪刺来时突然侧身避过,反手一记“卧马回身枪”直取岳飞咽喉!

这一变故来得太快,岳家军阵中已有人惊呼出声。

千钧一发之际,岳飞竟以枪尾点地,整个人借力腾空,险之又险地避过这致命一击。

几乎周时,岳飞人还在半空,沥泉枪已如蛟龙出海,自上而下砸向杨再兴的头顶!

“嘿嘿!”杨再兴冷笑一声,竟不闪不避,双手持枪向上一架。

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两杆神兵相撞处迸出耀眼的火花,杨再兴战马四脚竟陷入地面三寸有余。

岳飞借力翻身落地,心中暗赞:“此人枪法非凡,膂力惊人!真是一员好虎将!!!”

他正待变招,杨再兴的滚金枪已如狂风骤雨般再度袭来。

岳飞见招拆招,心中却已有了计较——此人武艺超群,胆色不凡,若能将其收服,必是抗金一员猛将!

岳飞心中打定主意,杨再兴心中同样作好了盘算——杨再兴心想:这岳鹏举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枪法精妙绝伦,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苍生。我若真伤了他,岂不愧对天下百姓?

两人心照不宣,枪势虽猛,却都留了三分余地。

杨再兴一招“苍龙摆尾”,岳飞侧身避过,沥泉枪顺势横扫,杨再兴纵身一跃,枪尖擦着靴底掠过。二人你来我往,战得酣畅淋漓,却始终未下杀手。

观战的山寨弟兄和岳家军将士渐渐看出端倪,原本紧绷的气氛竟缓和了几分。

夕阳西沉时,二人已战了三百余合。杨再兴的银甲上布满划痕,岳飞的红袍也被枪风撕开数道裂口,但让人称奇的是,两人身上竟然都没有伤口。这两人在交手中起了惺惺相惜之意,虽然都没有致对方于死地的意思,但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可不是一般高手能办得到的!

观战将士看得如痴如醉,竟忘了擂鼓助威。

“痛快!”杨再兴收枪大笑,“明日再战!”说罢拨马回山,背影在落日余晖中拉得修长。

第二日,两人又各催战马战到一块,两人两杆枪,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你来我往,一挑一拨,一砍一架,一刺一扫,好比龙夺食,又像虎争餐,直斗得尘土飞扬,日月无光。

观战将士屏息凝神,只见两道金光在平地间来回穿梭,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似猛虎下山,枪尖相击发出的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战至正午,两人正打得起劲,催粮的岳云回来了,听说了父亲与杨再兴交手之事,连忙前来观看。

他来到阵前,被牛皋鼓动出去帮助父亲岳飞。

不曾想,岳飞与杨再兴交手时,已经约好要“单挑”论胜负,此时岳云突然冲出,杨再兴就不高兴了。他说:“岳元帅,我们不是说好就你我两人比高低的吗?怎么,你还有帮手?”说到这里,他一拍战马跳出战圈,眼中满是失望,“你们岳家军就是这般以多欺少的?不说别的,就凭你将令不严这一点,就别想我会投奔到你帐下!”说完,拔转马头,头也不回地往山上去了。

岳飞被说得满脸通江,一脸严肃,当即下令收兵回营。

回到营内,岳飞立马叫人将岳云推出去斩了,众人跪倒求情。

岳飞细思确实情有可原,这才改为责打二十军棍。后来,岳飞又命张保背着岳云到九龙山给杨再兴验伤,并说明一切。

杨再兴见岳飞赏罚分明,于是,同意次日再战。

第三日、第四日,两人应该也有交手。因为,岳飞曾在梦中对杨六郎说过这样的话——当时杨景杨六郎请岳飞将杨再兴收在部下立功,好扬名显亲,岳飞说:“小将久有此心,奈他本事高强,战了几日胜他不得,难以收服。”但那两日,两人到底交手多少回合,并没有细说。

却说​​第五日,两人再度交手。在打了十几个回合后,岳飞见杨再兴如此晓勇,知道不使出“杀手锏”,难定胜负,于是在战至快二十合时,突然拔马便走。

杨再兴岂肯放过,催马紧追:“岳元帅,休走!”

就在两马相距不过丈余时,岳飞猛然回身,使出枪中带锏的本事,在枪被杨再兴架住的同时,他突然抽出银锏在杨再兴背上一拍——这招“杀手锏”是岳飞之前在梦中得遇杨六郎,由杨六郎传授给他的。

这“杀手锏”不仅来得突然,而且来得飞快!

杨再兴根本没料到岳飞会有此招,一个避让不及,被银锏打落下马。

杨再兴投奔岳飞,与岳飞八拜结交

岳飞是真的喜欢杨再兴这个极为难得的将才,他见杨再兴跌落马下,连忙翻身下马,一边用双手将杨再兴扶起,一边口中诚恳地说:“将军请起,本帅多有得罪!可上马再战!”

杨再兴见岳飞如此看重自己,且待人以诚,心中感动不已。他站起身来,拍了拍铠甲上的尘土,朗声道:“岳元帅果然名不虚传!这一招‘杀手锏’着实精妙,杨某输得心服口服!”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修长。

岳飞握住杨再兴的手,诚恳地说:“杨将军武艺超群,为人磊落,本帅也是钦佩不已。如今天下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正是需要将军这样的英雄豪杰为国效力之时。”

杨再兴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沉默片刻。他想起这些年来占山为王的经历,虽然快意恩仇,却终究难成大器。如今遇到岳飞这般光明磊落的统帅,心中也起了投效之意。

“元帅,”杨再兴突然单膝跪地,“杨某愿追随元帅,共赴国难!”

岳飞大喜过望,连忙扶起杨再兴:“得将军相助,实乃国家之幸!我愿与将军结为兄弟,不知道将军愿意否?”

杨再兴道:“能为元帅效犬马之劳足矣,安敢有此奢想?”

“贤弟说的什么话?为兄能与贤弟结交,也是为兄的荣幸!”岳飞说着,拉了杨再兴的手,就地上拜了八拜——此为八拜结交,在结拜中是最“隆重”(有些甚至会写入“族谱”,比如评书中杨六郎与任堂惠的结拜)的一种。

此时,山上的喽啰们见寨主归顺岳飞,还与岳飞结拜成为了异姓兄弟,于是,纷纷放下兵器。岳家军将士见此,无不欢呼雀跃,声震山谷。

牛皋拍着大腿笑道:“好啊!这下咱们又多了一员虎将!”

当晚,岳飞在营中设宴款待杨再兴及其部下。席间,岳飞详细询问了九龙山一带的军情,杨再兴也将自己所知一一相告。两人促膝长谈,直至深夜。

杨再兴成为岳家军一员后,初次出战便力擒三将!岳飞盛赞其为“盖世英雄”

次日清晨,岳飞召集众将议事。他指着地图说道:“如今杨将军归顺,我军如虎添翼。是时候攻打太湖水贼了。”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太湖水贼进犯临安。

杨再兴在一旁闻言之后,当即起身抱拳道:“元帅,末将愿为先锋前去救应!”

岳飞欣然应允,当即调拨精兵三千给杨再兴统领。临行前,他握着杨再兴的手叮嘱道:“贤弟初入我军,切记不可轻敌冒进。若遇强敌,当以保全实力为上。”

杨再兴郑重地点头:“元帅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

望着杨再兴率领部队远去的背影,岳飞对身旁的张保感叹道:“得此良将,实乃天助我也!”

再说杨再兴辞别岳飞,在临安城外截住了戚方率领的贼兵,与戚方大战二十余合,突然伸出猿手,将其走马生擒,然后摔在地上,叫人绑了。

二头目罗纲举刀来救,被杨再兴拦开刀,轻舒猿臂,一个照面就给生擒了。

三头目郝先听说两位结义兄弟被活捉,飞马来救,同样逃脱不了被杨再兴活捉的命运。

杨再兴首次代表岳家军出战,便连擒三将,岳飞十分高兴,他盛赞杨再兴道:

“贤弟日擒三寇,甚为可喜,真乃‘盖世英雄’也!何愁金人不灭,二帝不还乎?”

岳飞将杨再兴功劳报给皇上,皇上授予杨再兴御前都统制的职衔,仍归在岳飞帐下效命。

杨再兴豪气干云、勇猛无畏,屡立战功,成为斩将最多之人

后来,杨再兴又在平定叛乱和北伐之战中屡立战功,他先后挑杀了雷仁、雷义、雷礼、雷智、雷信等五员悍将,又在独闯金营时挑杀了金军的四路先锋雪里花东、雪里花西、雪里花南和雪里花北,成为《说岳全传》中斩将最多之人。

他生擒的敌将也不少,除了上面说过的戚方、罗纲和郝先,还有在攻打青云山及蛇盘山两地时,生擒了奇王钟义和杨幺的父亲杨枭。

而除了擒敌斩将之外,杨再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豪气干云和无所畏惧!

这两点,有两场大战,最能体现。

其一是郾城之战。话说金兀术背弃盟约,挥师南下。当金军主力压境郾城时,岳飞遣长子岳云前去迎敌。两军连番鏖战,难分胜负。正当战局陷入胶着之际,忽见一袭白袍如流星掠阵——正是骁将杨再兴。

他眼见僵持之势难以改变,于是,产生了“摛贼先摛王”的念头——

等我冲进去把他们的“王”抓了,到时候他们的士气必然低落,就再没有信心和我们交战,必败无疑了!

杨再兴武艺虽然不是最强的,但胆气却不输任何人!他敢想敢干,毫不畏惧,想完,一拍战马便向金营冲了过去。

“兀术,你在哪?快出来!有种,就别做缩头乌龟!”

他在金营中一边高声叫喊着要活捉金兀术,一边挥舞长枪横冲直撞,金光过处金军纷纷落马。

那些试图阻拦他的金军将士,不是被挑飞头盔,就是被震断兵器,金营之内顿时人仰马翻。

金兵何曾见过这般不要命的打法?眼见这员宋将单枪匹马竟如入无人之境,前排的士卒竟不自觉地往两侧退避。

后排的将士刚想结阵,厚重的盾墙刚立起来,就被杨再兴连人带盾撞开缺口。

有偏将偷偷放冷箭,却见他头也不回地反手一枪,箭杆竟被劈成两半钉在旗杆上。

杨再兴杀得兴起,白袍早已染成赤色,却仍高喊着金兀术的名字,声如雷霆贯耳。

此刻的金兀术正躲在三层牛皮大帐里,听着外头震天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手中酒杯早已捏得变形。

军师哈迷蚩急得直跺脚:“四太子,这杨再兴分明是冲着您来的,赶快躲起来!”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战马嘶鸣——原来杨再兴已杀透重围,枪尖正挑着中军大纛的绳索!

“保护元帅!”

亲兵们一拥而上,却见那白袍将军突然勒马大笑:“原来金国的四狼主,竟是个见不得光的地老鼠!”

这话激得几个大都督按捺不住,刚要出战,却被金兀术厉声喝住:“不许中他的激将法!”转头对左右低声道:“传令三军,改用绊马索、挠钩对付......”

忽然帐外传来惊天动地的碎裂声。

原来杨再兴见激将不成,竟抡枪砸碎了辕门前的青铜鼎,飞溅的碎片吓得金兵抱头鼠窜。他趁机纵马在营盘里来回冲杀,专挑粮草辎重下手,所过之处火光冲天。

直到听见岳家军收兵的号角,这才调转马头,临走时还一枪挑翻帅帐前的狼头金鼓。

往回杀的路上,尽管敌军主将不断有人发话:“别让他跑了!”但之前见识过杨再兴神勇的将士,还是忍不住纷纷后退。

面对那些被逼着要战,心中又存顾虑的敌将,杨再兴枪出如龙,再次斩杀许多敌人,最后,在完成“百人斩”壮举的同时,全身而退!

直到回到营中,他的坐骑突然前蹄一软——这才发现马腹不知何时中了三箭。他轻抚战马鬃毛笑道:“老伙计,今日吓得兀术不敢露头,比杀他千百人还痛快!”

那马嘶鸣一声,眼睛望向他的后背,他用手一摸,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后背竟然也中了好几箭,还好全都不是致命之伤。

“哈哈——”

杨再兴朗声大笑,随手拔出箭矢掷在地上,溅起几点血花。

营中将士见状,无不肃然起敬,就连向来严肃的严成方也亲自迎上前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再兴兄弟,今日之举,足以震慑金贼胆魄!”

杨再兴笑了笑,叹息道:“可惜没捉到兀术那厮。”

罗延庆亲自为杨再兴斟酒,感叹道:“昔年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今日大哥好比子龙再世!”

杨再兴笑了笑,道:“过奖了!”

其二是朱仙镇之战。讲的是杨再兴在破五方阵之战中第一个完成任务回来交令,得知金兀术率二百万金兵再次进犯中原,将近朱仙镇。于是,再次请战。

岳飞之前正着急呢,见杨再兴报国心切,于是,便给了杨再兴五千精兵,让他做为第一路先锋,去救朱仙镇。

杨再兴领命后,即刻点齐兵马,星夜兼程赶往朱仙镇。当时是冬天,一路上,大雪纷飞,但他带领将士们顶风冒雪,马蹄踏碎冰凌,在茫茫雪原上留下一道蜿蜒的黑色长龙。

有亲兵劝他暂避风雪,杨再兴却抹去眉间冰碴笑道:“当年霍去病远征漠北,何曾计较过天气?金贼此刻定然也想不到我们会冒雪前来!”

行至朱仙镇三十里外的野狼谷,此地距离小商河已经不远。

不一会,探马来报,说前面金兵好多啊。

杨再兴走到谷顶高处往前一看,只见那金兵确实太多了,黑压压的好像蚂蚁一样,不断涌来。

要是别人,可能看了脚都会发软,毕竟双方人马相差悬殊了。但杨再兴却豪气干云地一抖长枪,朗声道:“不错,敌人是太多了,你们前去也是白去!这样吧,你们先在此安营扎寨,等后面的人马到了,再一起行动。我先去杀他一阵,杀杀敌人的威风!”

副将一听,急忙劝阻:“将军不可!金兵势大,当等岳元帅大军——”

“等?”杨再兴大笑打断,“我杨再兴字典中,何曾有过‘等’字!”话音未落,他已催动胯下银鬃马,如一道白色闪电般向金军的方向冲去。

杨再兴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手中长枪如银龙出海,所过之处金兵纷纷倒地。他大喝道:“杨再兴在此,谁敢与我一战!”声震四野,竟令金军前阵为之一滞。

金军开始以为与他一起来闯营的一定不止他一人,等确定就只有他孤身一人后,竟然有些不以为意起来,纷纷围拢上来,想通过人数的优势,活捉或击杀对方。

谁知杨再兴枪法凌厉,战马奔腾如风,竟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金军第一路先行雪里花南闻听此事之后,大怒而来,刚想喝话,先被杨再兴一枪刺穿了他的胸膛,将他挑落马下。后来,二路先行雪里花北,三路先行雪里花东,四路先行雪里花西接连被杨再兴一枪毙命,金军这下终于傻了,纷纷掉头就跑,有人还一边跑一边喊:“大宋小将不是人,天上战神下凡尘!”

杨再兴见敌军阵脚大乱,更是精神抖擞,长枪横扫如秋风扫落叶,直杀得金军叫苦连天,哀鸿遍野!

杨再兴趁势纵马深入,枪尖所指之处,金兵如割麦般倒下。

可惜,最后杨再兴报国心切,想抄近路拦截逃跑的金军,因此误入了小商河,被折返的金军,射成了刺猬。

以上就是杨再兴的主要战绩,他到底强不强呢?

说他不强吧,他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斩将的数量、所取得的战绩,远远超过了许多本事远在他之上的人。

说他强吧,在《说岳全传》中竟然有26个人能与他战300个回合或以上,其中能胜他的就有17个之多——这正是“26人中17人能胜他!”之说的由来;另外9个,会与他打成平手(就是实力不相伯仲)的有6个,比他稍逊色的只有3个——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呢?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说一说。

ONE:能胜杨再兴的17个超一流高手:最差的郑怀、张奎也通过与牛皋的战绩,可以看出实力明显在杨再兴之上

这17人分别是高宠、杨继周、山狮驼、粘得力、连儿心善、曹宁、陆文龙、岳云、金弹子、黑蛮龙、关铃、严成方、张宪、岳飞、杨凡、郑怀、张奎。

第一名:高宠

高宠就不用说了,《说岳全传》的第一高手,手持一杆碗口粗的虎头錾金枪,枪法如神,有“高一枪”的美誉。

他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却非常耀眼!

初投岳家军时,他巧施”劫粮“之计,独战郑怀、张奎、牛皋三人犹似大人戏耍孩童,实在太过轻松。

押粮途中,他单枪匹马在前面开路、勇闯敌营,四枪挑落金军四大元帅——金花骨都、银花骨都、铁花骨都和铜花骨都,威震敌胆。

牛头山一役,他一枪逼得金兀术冠落魂飞,仓皇逃窜。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连挑十一辆铁华车之举,宛若天神降世,却因战马不良而被连累致死,留下“华车未破身先丧”的千古遗憾。

总之,高宠作为《说岳全传》当之无愧的武力天花板,他别说与杨再兴大战300合,就是大战30000合的能力也是有的,当然,前提是要杨再兴能与他战这么久。很明显,别说杨再兴,书中根本无人能接住他十个回合,包括排名第二的杨继周。

第二名:杨继周

杨继周,杨再兴之子,堪称《说岳全传》后传的武力巅峰。他天生神力,嫌长枪轻飘如羽,遂改使双铁戟,宛如猛虎添翼。曾以一敌二,令"卷地虎"董耀宗与"摇山虎"王彪俯首称臣。

界山之战中,面对金国第一猛将山狮驼,他回马一戟如流星贯日,瞬间将其挑落马下。此前无人能敌的山狮驼,在他面前威风尽失。

杨继周的设定恰似前传的高宠再现,因其武力已臻化境,在界山之战后,作者只得将其“雪藏”,否则故事难以为继。

如他这般仅逊色于高宠的绝世猛将,自然有能力与杨再兴大战任何回合。

第四名:山狮驼

山狮驼,金国的第一高手。金国的神武大元帅,擅使一把凤翅鎏金镋,书中说他之勇有如“宇文成都再世”。在杨继周投奔岳雷之前,山狮驼在阵前没有敌手。

第三名:粘得力

粘得力,金国仅次于山狮驼的高手。他天生神力,擅使一对紫金锤,在阵前仿佛金刚降世,能以一敌众,不落下风——曾独战宗良等四将犹占上风。

岳雷曾遣十员小将围攻他,他竟在战斗中,口出狂言要尽数将这十员小将歼灭。在金兀术派四将助阵的情况下,反令岳家众将溃不成军。

第五名:连儿心善

连儿心善乃金国数一数二的猛将,善使一把合扇板门刀,刀法非常精湛。在《说岳全传》中,他与山狮驼一起驰援界山,助阵金兀术。在阵前三四十合便击败严成方,又与董耀宗、王彪激战而不落下风。后严成方回马助阵,三人合围,连儿心善这才败走。

第六名:曹宁

曹宁,曹荣的儿子,书中唯一与高宠一样,枪杆同为碗口粗之人!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武力值设定肯定是很高的。

他从小在金国长大,与陆文龙一样,都以为自己原本就是金人。因此,曾与宋将交锋。战张宪、严成方皆四十余合难分高下,诛徐庆、金彪时更如高宠挑四骨都元帅般枪出如龙,一击毙命。相较陆文龙要不十合斩呼天庆的表现以及书中明言曹宁更狠这两点,故位列其上。

第七名:陆文龙

陆文龙,陆登的儿子,擅使双枪,有“双枪陆文龙”之称。他的本可也很强,曾在同一天之内,接连与张宪 、严成方、何元庆、岳云、余化龙等人交手而不败。

第八名:金弹子

金弹子,全名“完颜金弹子”,乃完颜宗翰之子,力拔山河的金国骁将!他擅使一对擂鼓紫金锤,所向披靡。三招败董先,十余合胜余化龙,二十余合克何元庆,连挫张宪之威。与岳云交锋时,八十合内旗鼓相当,而后渐占上风。然其临阵经验尚浅,被牛皋一声呼喝分了心神,回首之际遭岳云抓住破绽,一锤坠马,可惜了一身盖世好武艺。

第九名:岳云

岳云,岳飞的儿子,《说岳全传》四猛八大锤中的银锤将,骁勇绝伦,救应朱仙镇七路先锋中的第二路先锋。

岳云,天赋异禀,曾在梦中习得神锤之法,年纪轻轻便有一招锤震金兀术的壮举,令敌人闻其名便不禁胆寒。与严成方、黑蛮龙等猛将交锋时游刃有余,更在与实力甚至还在自己之上的金弹子交手时,最终将对手击落马下。真是“银锤所至,所向披靡”,尽显将门虎子之威。

第十名:黑蛮龙

黑蛮龙,岳云的结义兄弟,曾与岳云交手上百个回合,不分上下。

第十一名:关铃

关铃,大刀关胜之子,擅使一把青龙偃月刀,刀法精湛,曾在他还比较小的时候与岳云大战五十回合,胜负不分。

第十二名:严成方

严成方,《说岳全传》四猛八大锤中的金锤将,曾与岳云在八十多个回合内打成平手。

第十三名:张宪

张宪,金陵大帅张所之子,擅使虎头錾金枪,枪法不凡,曾有过一枪打跑金兀术的壮举。顺便说一下,《说岳全传》中只有三个人有过一招打跑金兀术的壮举,除了他,另外两个是高宠和岳云。

第十四名:岳飞

岳飞就不用说了,他实打实和杨再兴有过300个回合以上的交手,而且还曾两次战胜了杨再兴。

第十五名:郑怀

郑怀,“汝南王”郑印的后代,步下将军中的第一高手,擅使浑铁棍。从他“不到五个回合生擒牛皋”这一战绩,对比要十二三个回合才打败牛皋的杨再兴,自然是郑怀的武艺要更强一些。

第十六名:张奎

张奎,“东正王”张光远的后代,擅使枪,枪法也很不错,实力应该与郑怀差不多——曾与郑怀大战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第十七名:杨凡

杨凡,杨幺的兄弟,洞庭湖的三大王。他武艺很不错,书中有说:“小霸王杨凡这杆枪十分厉害。”

杨再兴在破五方阵之战,曾与他有过直接的交手,两人你来我往,战了好久,难分胜负。有人可能凭此以为,杨凡应该和杨再兴打平才对。其实不然,因为书中有明确交待,说“严成方见杨再兴战不下杨凡”,战不下,就是打不过的意思,所以,按归《说岳会传》来看,杨再兴如果与杨凡一直战斗下去,胜出的大概率会是杨凡。

TWO:能与杨再兴战平的6大高手:棋逢对手的较量!

1.伍尚志——伍云召的后人,智勇双全,本是洞庭湖杨幺麾下的元帅。他擅使方天画戟,会布“火牛阵”,与杨再兴一样,曾与岳飞大战好久(超过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2.何元庆——《说岳全传》四猛八大锤中的铁锤将,曾在曹成麾下当元帅,与杨再兴一样,曾与岳飞大战好久(超过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3.余化龙——康郎山元帅,不仅擅使一杆虎头枪,而且还会一手好飞镖。与收服杨再兴一样,岳飞曾多次与余化龙交手,难分胜负。

4.韩彦直——韩世忠的儿子,枪法出众,与杨再兴一样,也曾独闯金营,表现非常出色。

5.董耀宗——外号“卷地虎”,董先的儿子,天生巨力,钢叉使得很厉害,曾与杨继周交手十多个回合才落败。

6.王彪——外号“摇山虎”,王横的儿子,熟铜棍非常厉害,本梧与董耀宗相差不大,曾与董耀宗大战五十多个回合,胜负未分。

THREE:稍逊杨再兴的3位高手:勇猛之下的差距!

1.李述甫——黑蛮龙的舅舅,化外苗王。他长得像个巨人,力气也特别大,曾在金营内,一时火起,直接一巴掌干倒金兀术。

2.完颜寿——牧羊城“总兵”,刀法精湛,后传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大宋先锋欧阳从善,被他只用二三十个回合便击杀在了阵前。

3.罗延庆——杨再兴的好哥们,曾与杨再兴在小校场打得难解难分。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后来,他投奔岳飞之后,鲜有战绩,而杨再兴有许多亮眼的表现,据此猜测,此时的罗延庆相比杨再兴,肯定要稍逊一些了。

综上,杨再兴的本事虽然不是《说岳全传》中最强的,但他的战绩和胆色都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所以,侠哥认为杨再兴是非常强的。只是他的强并不是仅仅看武力值的高低,而是​​综合了勇武、胆魄、忠义与战场统治力​​的全面体现。

​​一、为何杨再兴的排名被低估?​​

在《说岳全传》的武力体系中,杨再兴的定位确实存在矛盾:

​​1.可能是作者刻意压低​​:小说为突出岳飞、岳云、高宠等主角光环,只能将杨再兴的战力设定为“准超一流”,使其成为衡量其他武将的标杆。例如,高宠、杨继周等虚构角色的武力被无限拔高,而历史上真实的“百人斩”将军杨再兴反而退居二线。

2.​​战绩含金量被忽视​​:杨再兴的经典战役(如小商河之战、郾城单骑破阵)在史书中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单兵战力巅峰,但小说中仅以“枪挑四将”等桥段轻描淡写带过。

​​3.持久战优势未凸显​​:与岳飞大战三日不败、独闯金营连斩百人的表现,证明其耐力与爆发力兼备,但小说更推崇“一招制敌”的夸张设定(如高宠“高一枪”的表现)。

​​二、杨再兴的“强”体现在何处?​​他强在哪?

1.​​战场统治力​​

​​单骑破阵​​:历史上他“手杀数百人而还”,小说中虽简化,但仍保留独闯金营、连挑四先锋的悍勇。这种以一人之力搅乱敌阵的能力,远超普通猛将。

​​心理威慑​​:金军闻其名而胆寒,甚至金兀术躲藏避战,足见其威慑力不输“武力天花板”高宠。

​​2.忠义与气节​​

​​从“山大王”到绝世猛将​​:杨再兴本可逍遥山林,却因岳飞一句“莫辱杨家门风”而效忠到死,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连郑怀、狄雷、陆文龙等将门之后也是难以比拟的。

死战不退的气节​​:小商河之战,身中二百余箭仍挺枪怒吼,遗体焚出两升箭镞——这种壮烈连《三国演义》的赵云也要逊色三分。

3.​​武学传承与实战智慧​​

​​杨家枪的集大成者​​:他的枪法兼具技巧与力量,枪出如龙是形容他的枪快,敌人纷纷落马以及完成“百人斩”的壮举,说明他的枪防不胜防,另外,杨家将中的回马枪绝技更是强中之强。

​​战术灵活性​​:郾城之战中,他专挑敌军指挥中枢冲击,虽未擒获兀术,却彻底打乱金军部署,为岳家军反击创造战机。

​​三、何为真正的“强”?​​

若以“单纯的武力排名”论,杨再兴在《说岳全传》中或许仅列中上;但若以“勇武、胆魄、战绩和战场的统治力”等综合考量来论,他当属《说岳全传》第一。他的强,在于:能做许多人不能做的事(过人的武勇),​​敢做许多人不敢做的事(无所畏惧的胆魄),​​做成许多人做不到的事(亮眼的战绩)​​,​​敢破别人不敢破的死局​​(战场的统治力)!

可惜,后世许多人在评说《说岳全传》中的高手时,常以“胜负论英雄”,却忘了真正的猛将精神,正应该如杨再兴这般:不惧生死,只为信念而战!

杨再兴的“故事”,或许没有高宠挑铁华车的惊天之力,没有陆文龙双枪的华丽技巧,但那一腔孤勇、一身铁骨,早已化作小商河畔永不消散的忠魂之气!所以,侠哥认为,杨再兴非常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盖世英雄杨再兴“强不强”之谜:26人中17人能胜他!他强在哪?”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