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9 10:27:0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一针一线绣山河,一丝一缕传文明。2月17日,新学年开学,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把开学“第一课”交给了文化滋养,非遗传承。在开学典礼上,学校特邀藏羌织绣成都市级非遗传承人冯旸走进校园,以一场生动的非遗讲述,带领师生们感受千年羌绣的魅力,将非遗传承的种子播撒进青春沃土。
冯旸的母亲杨华珍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儿子冯旸也接棒继续发扬这门古老的技艺。开学典礼上,冯旸讲述了母亲和他走进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将非遗带到世界舞台的故事,真挚的讲述让静态绣品"活"了起来。当听到如今的羌绣已经成为国际大牌青睐的时尚IP时,现场不少同学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惊叹,原来奶奶辈的手艺也能这么酷!
作为开学厚礼,冯旸还向学校赠送了他和母亲历时三年创作的羌绣《诺日朗瀑布》。这幅作品近看飞珠溅玉,远观烟霞流动,以羌绣独特的针法再现九寨秘境之美。冯旸说,诺日朗瀑布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象征着宽广与包容,它的雄伟和汹涌澎湃传递着力量与勇气,他希望用这幅作品激励学校的每位学子都能如瀑布般,勇敢、宽广、力量满满地迈向未来。
正如2025年春晚以16种非遗技艺震撼开场,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用30余种谷物创作“金蛇报喜”的案例所示,非遗的活力正来自创新表达与年轻力量的注入。据悉,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这学期将把非遗学习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当中,对接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5个非遗项目,邀请更多传承人走入学校课堂,讲授非遗相关知识和内容,同时组织学生走出去,到非遗传习所,工作室深度参与非遗学习创作,推动非遗传承与保护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