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14 10:06:29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5月13日,“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范代娣及其丈夫严建亚名下有巨子生物(02367.HK)和三角防务(300775.SZ)两家上市公司。5月13日收盘,巨子生物报82.45港元/股,总市值882.96亿港元,三角防务报26元/股,总市值143.06亿元。
在今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范代娣夫妇以315亿元身价超越隆基绿能创始人之一李振国成为陕西首富。按5月13日收盘价以及持股比例计算,范代娣及严建亚合计持股市值达480亿元。
高增长的双方
资料显示,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主营重组胶原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巨子生物于2022年11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范代娣是巨子生物的创始人之一,在巨子生物上市时,范代娣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2023年7月,范代娣辞任巨子生物执行董事职务。
范代娣今年4月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历任西北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工学院院长职位。范代娣与西北大学的渊源颇深,其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相关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同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锦波生物(832982.BJ)创始人杨霞,在《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坐上“山西女首富”位置。在这份榜单里,她以115亿元身家位列第2295位,在山西富豪榜中排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其后。
有意思的是,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与锦波生物创始人杨霞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范代娣是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1994年博士毕业后便投身西北大学执教;杨霞199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创业前曾担任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锦波生物则成立于2008年。前者于2022年登陆港股,被称为“港股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后者于2023年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作为生物医学和美容护肤领域的关键成分备受关注。它通过生物工程技术重组编码胶原蛋白的基因并表达生产,相比传统从动物组织提取的胶原蛋白,能精准控制氨基酸序列与结构,具备低免疫原性、无病毒隐患、稳定性强等优势。
随着生物科技突破和消费需求增长,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广阔。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0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4%。
各有隐忧
2024年,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全年营业收入达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锦波生物实现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4.92%。净利润方面,巨子生物经调整净利润为21.52亿元,同比增长46.5%;锦波生物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飙升144.27%。
此外,二者的毛利率均超80%。2024年,巨子生物的毛利率达82.09%,锦波生物的毛利率达92.02%。
然而,行业竞争正愈发激烈。华熙生物、爱美客、上美股份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新入局者也试图重塑行业格局,如杭州美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完成天使轮融资,并宣称将Ⅲ型重组胶原蛋白成本从8万元/公斤大幅降至1万元/公斤,降幅近九成。
产品结构上,巨子生物的营收高度依赖品牌可复美,该品牌贡献了超八成营收。可复美产品线涵盖面膜、精华、乳液等,主打Ⅲ型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的功效型护肤。
除营收过度依赖单一品牌外,巨子生物的渠道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线上化倾向。随着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度和需求度不断攀升,早年间,巨子生物通过医院、美容院、药店等渠道,针对医美术后人群的皮肤恢复打开销路。后来借助线上渠道,巨子生物的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不过,巨子生物对线上这一渠道的依赖度逐步增强。
2024年年报显示,巨子生物通过DTC店铺的线上直销(天猫、抖音等)和面向电商平台的线上直销(京东、唯品会等)的收入占据总营收比重达到71.6%,较上一年的65.2%显著提升,其中DTC线上直销收入占比达64.8%。值得注意的是,可复美作为核心品牌,2024年线下门店仅18家。
在产品布局方面,巨子生物曾计划进军重组胶原蛋白针剂领域,宣称两款第三类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固体/液体)预计于2024年二季度获批,另有两款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获批。然而,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巨子生物的注册备案仍限于敷料类,尚未有针剂类产品。针剂类产品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生产标准及材料验证等方面要求更为严苛,获批难度远高于敷料类产品。
过去四年,巨子生物毛利率持续下滑。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销量增长带动材料、物流等销售成本上升,以及新产品线拓展带来的成本结构变化。
与之相比,锦波生物则率先在第三类医疗器械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国内仅有的三张重组胶原蛋白医美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均归其所有。不过,锦波生物同样存在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2024年,单一材料医疗器械营收占比高达78.17%。据了解,单一材料医疗器械的营收主要来自锦波生物旗下的薇旖美品牌,该品牌主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主要用于纠正眼周鱼尾纹、眉间纹、额头纹。锦波生物2024年的年报介绍,该产品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4000家。
尽管锦波生物近年来积极布局C端护肤品市场,推出肌频、重源等品牌,但市场影响力与巨子生物的可复美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巨子生物等企业加速布局第三类医疗器械,以及更多行业巨头涌入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锦波生物如何维持其在针剂领域的先发优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巨子生物与锦波生物虽实现高增长,但皆有隐忧。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未来格局仍充满变数。
(作者 叶心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