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社

为用户提供最新信息
分享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橘猫社一个二次元coser图片合集分享网站

大学教师,究竟能不能成为一省首富?

更新时间:2025-05-14 10:06:35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新闻链接

身家超440亿!高校副校长,成陕西首富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必然以科研的实践导向为前提,符合市场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才有落地的价值和必要性,“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作风才是今后科研的方向。

5月9日,据新财富杂志报道,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以443亿元的持股市值成为新一任陕西省首富。在此之前,范代娣已于4月被陕西省政府任命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与其丈夫严建亚于2001年创办了巨子生物,该企业近年来推出多款护肤产品,被称为“美妆界的茅台”。

不出意外,该新闻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其中既有赞许,也有一些质疑。有报道显示,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已从相关公司退出。目前,范代娣本人在有关企业中未担任职务,亦不在主要股东之列,似可回应一些公众的质疑。在热议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大学教师如何推动自身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如何保证教学科研和产业转化的健康良性发展?

大学教师创业并不罕见,近年来,多个省份推出有关政策,鼓励大学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领域在职创业或兼职,一些省份还推出了大学教师在企业中担任“科技副总”的政策。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对于大学教师利用专业技术创业是鼓励、支持、引导的态度,这对于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将论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是财富。范代娣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将有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化,合理合法地赚取报酬,应值得大力提倡。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难以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死亡谷”始终困扰着高校科研人员。这既有高校评价机制重论文、轻转化的原因,也有资金、孵化平台和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范代娣的成功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一条科研成果转化的新路。

支持高校教师在职创业或兼职,也是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举措。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必然以科研的实践导向为前提,符合市场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才有落地的价值和必要性,“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作风才是今后科研的方向。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鼓励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中一定会产生新一代的企业家,这既是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发酵,也是在国际科技竞争的大环境下科技成果创造价值的必然选择。我们也有必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论文走出象牙塔,走到群众中间。

在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创业兼职的同时,高校也要注意对教师创业进行价值引导。一些高校教师利用经商办企业的便利条件,将国家科研经费挪作私用,违规报销,甚至瓜分国有资产,这不仅背离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初衷,更涉嫌违纪违法。此外,一些教师强制硕士生、博士生在其创办的企业中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劳动,同样是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用知识创造价值、获得财富,是利国利民的事业。在加强监管、教育引导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才能推动产学研融合的良性健康发展。

津云评论员|二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大学教师,究竟能不能成为一省首富?”全部内容,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