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28 11:36:06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投稿点击:
尸冷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死亡后尸体温度的下降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0.5℃,大约24小时,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测量湿温常以直肠温度为标准。
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的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患者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颜色改变。
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三磷酸腺昔学说,即死后肌肉中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多从小块肌肉开始,大多表现为先由咬肌、颈肌开始,向下至躯干、上肢和下肢。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扩展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至高峰,24小时后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为尸僵缓解。
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患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侵入血管和淋巴管,并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逸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尸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